鎘超標大米5批次產自湖南
廣州食藥監局公布鎘超標大米廠家及品牌--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今日凌晨報道,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終于對外公開了抽檢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這8個批次的大米中,有5個批次來自湖南。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一季度抽檢結果,大米鎘超標現象普遍,合格率僅為約56%.此前,這些大米的品牌名稱一直未被公布。
鎘超標的8批次大米
湖南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2批湖南攸縣高和夏生大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1批湖南衡東縣大浦鎮東洋米廠生產的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石羊塘日星大米廠生產的"好日子"珍珠米1批東莞市道滘金盈米制品廠生產的"東莞米粉"1批
東莞市道滘聯合米制品廠生產的"翠竹排粉"1批
無商標名大米1批
信息公布被指"擠牙膏"
5月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網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飲食品抽驗結果,其中一項結果是: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檢產品發現重金屬"鎘"超標。
金屬鎘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強致癌物質。抽檢結果公布以后,大家都很想知道,鎘到底是來自何方?哪些品牌的大米或米制品有問題,不過,廣州食藥監局隨后的回應是,只能公布數據,不方便公布具體名單。
在一片質疑聲中,17日夜里,當地終于公布四家抽查單位,分別是: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有限公司大米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4mg/kg;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食堂大米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31mg/kg;廣州市海珠區燕南飛美食店米粉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21mg/kg;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第一食堂排粉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22mg/kg.
我國2005年10月實施的《食品污染物限量》強制性國家標準中規定:白米中的鎘含量最高不能超過0.2毫克/KG.對比這樣的標準,我們會發現就以公布的這四家來看,最嚴重的整整超標一倍。
此次發布仍引起公眾質疑,不合格大米已流入市場,到了市民餐桌上,不公布品牌豈不是置民眾健康于不顧?如此"擠牙膏式"的發布,究竟是在替誰遮羞?
鎘大米多產自湖南
在媒體和公眾的不斷質疑和追問下,昨日深夜,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辦公室再次通報了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記者發現,有5個批次的大米來自湖南,兩個批次來自廣東東莞。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表示,大米鎘超標的關鍵在環境污染,取決于兩個因素,土壤和品種。受污染嚴重的酸性土壤如果種植超級雜交稻就會比常規稻更容易吸收金屬鎘。
湖南省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站站長尹麗輝表示,湖南本來就是魚米之鄉,農業大省,另外湖南也是有色金屬之鄉。特別是有色金屬開發以后,帶來了污染,特別是湘江流域這一帶。
深圳方源儀器-提供全球范圍內的支持和服務網絡。和我們的所有產品一樣,在售前和售后都能夠得到我們優質服務的保證(LAN)
COD測試包|在線分析檢測COD測試包|水質檢測COD測試包|重金屬污染水源測試包|COD水質測試包|水質測試包|COD污水測試包|自來水COD測試包|工業水COD測試包|進口COD測試包|進口在線分析檢測COD測試包|進口水質檢測COD測試包|進口重金屬污染水源測試包|進口COD水質測試包|進口COD水質檢測包|進口水質測試包|進口COD污水測試包|進口自來水COD測試包|進口工業水COD測試包